1. 首页>>专业资料>>工程资料

大型输水管道输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项目简介

球墨铸铁管主要用于输水排水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按照供水对象重要性及年引水量

1)输水管道

本工程采用双管埋地输水,K0+00K9+000采用球墨铸铁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的相关要求和输水流量,确定输水管道为2级建筑物,输水管道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阀井

**项目共有阀井20座,其中: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确定建筑物级别为2级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1.2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

1.2.1承包人应完成的永久工程项目

项目工程内容:(1)管道安装(2)土建工程,以及水机、金属结构、电气等专业的安装工程等。

1)土石方开挖工程

工作内容计范围:清除表土、管槽土方开挖、管槽石方开挖、供水管线建筑物基础开挖、临时道路及其他监理人指明的土石方开挖工程。

2)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工作内容及范围:本项目支护工程范围主要为部分管槽开挖受限,无法采用放坡开挖的基坑支护工程。

3)土石方填筑工程

工作内容及范围:本项目的土石方填筑工程包括本合同各项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清除范围表土回覆、管槽土方回填、管槽石方回填、供水管线建筑物回填、临时道路及其他监理人指明的土石方回填工程。

5)混凝土工程

工作内容及范围:**项目项目混凝土施工项目包括管道垫层、包管混凝土(穿越河流、道路保护)、管道镇墩、河堤防护混凝土、顶管工程始发和接收井、以及检修阀门井等各类井等混凝土。

6)管道安装工程

工作内容及范围:本项目建设输水线路范围,,本工程输水管线为双管平行布置,管道间净距离1.5m,管道安装采用直埋及顶管敷设。

7)道路工程

工作内容及范围:本工程穿越一般道路对原有道路进行拆除,待管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恢复。

8)机电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工作内容及范围:线路安装施工、变电所安装、开关柜配电箱安装、调试及试运行。


2编制依据

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2年主席令第88号);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93号);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

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51247-2018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9)《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2-2002

10)《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

1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

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1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5)《橡胶密封件 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 材料规范》(GB/T 21873-2008

16)《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13

17)《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T 13295-2019/XG1-2021

18)《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2018

19)《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GB 50766-2012

20)《压力和非压力球墨铸铁管-离心水泥砂浆内衬的-新涂敷砂浆材料控制》(ISO4197

21)《灌注桩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2)《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T/CECS 720-2020

23)《钢筋混凝土用钢 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1-2017

24)《钢筋混凝土用钢 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

25)《钢筋混凝土用钢 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22

2.2行业、地方相关标准规范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其他工程穿越跨越邻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设计技术要求》(Q/NSBDZX J013-2015

5)《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 725-2016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

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17

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80-2009

10)《水利水电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土石方工程》(SL 631-2012

1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规程》(DB11/T 2114-2023

12)《顶管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B13/T 2815-2018

13)《城镇供水长距离输水管(渠)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93-2005

14)《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规程》(DB32/T 2283-2012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1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TJ 107-2016

17)《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检测技术规程》(DB11/T 365-2016

18)《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 645-2013

1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40-2004

21)《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DGJ 08-119-2005

22)《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

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3工程合同、勘察设计文件及其他

3施工部署

3.1项目管理目标

3.1.1质量管理目标

1)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合格

2)特殊质量标准和要求: 符合属地相关要求。

3)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及属地相关要求。国家、省、属地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规定不一致,以其中要求较高的为准。

4)特殊质量标准和要求:符合属地相关要求。

3.1.2安全管理目标

为了确保项目部承担施工的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按期完工,为实际施工过程中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识别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测并明确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积极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为实现对项目的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认真执行工程招投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有关安全管理条款和要求,结合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安全管理目标和事故控制指标:

安全管理目标: 员工(包括分包商员工和临时用工)岗前安全、职业健康培训、操作技能培训100%;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率100%;

特种设备检验率100%,重要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率100%;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交底率100%;

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0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100%;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100%;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达标率100%;

不发生事故瞒报、谎报、拖延不报行为。

事故控制指标:

1)不发生人员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不发生分包商负主责的生产安全事故;

3)全年轻伤人数控制在3‰以内;

4)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5)不发生负管理责任的自然灾害事故;

6)不发生施工机械及设备责任事故;

7)不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及以上的火灾事故;

8)不发生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安全事故;

9)不发生群体性职业危害事件;

10)新增职业病为零。

3.1.3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1遏制突发环境事件及被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处罚的生态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事件,遏制三类生态环境保护事件,杜绝一类、二类生态环境保护事件

2生活污、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相应的道路清扫、绿化等用水标准,用于施工用水的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标准。

3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期、运行期污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处理回用水满足SS≤100mg/L

4环境空气: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同时使村庄和周边的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5声环境:村庄的声环境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交通干道两侧50m范围内村庄达到4a类标准。

6生产废料、施工垃圾处置:负责本合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生产废料、施工垃圾的暂存及处理处置,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及时回收利用,危废部分进行分类、标号送至危废暂存间,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施工垃圾不可回收利用部分统一送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3.1.4文明施工目标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文明工地创建和文明施工活动,并按监理批准的文明施工措施计划,文明施工保障措施以及施工现场封闭管理措施进行施工。

2)组建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建设和文明 施工管理制度建设,使各项文明施工保证措施落到实处。

3)施工现场做到6100%标准

施工区域100%标准围档;物料堆放、裸露黄土100%覆盖;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拉运;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清洁;建筑物拆除100%湿法作业。

4)施工现场做到两个全覆盖:

治理区现场视频联网监控“全覆盖”、安装扬尘联网监控设备“全覆盖”,确保施工现场不飞尘、不泥泞、不遗撒,全面提升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5)施工现场做到7个到位标准

施工围档设置到位;出入口道路硬化与基坑坡道处理到位;自动冲洗设备安装与使用到位;远程视频监控安装与使用到位;拆除过程中使用专业降尘设施湿法作业到位;裸露地面与拆迁垃圾覆盖到位;清运车辆密闭到位。

6)作业现场垃圾、材料及时清理,做到人离场清的标准,确保文明施工形象。

3.2总体施工安排

3.2.1编制依据及原则

3.2.1.1编制依据

1**项目合同文件规定的合同工期及完(开)工日期。

2遵照执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及相关国家和部颁标准。

3)施工主导设备生产率根据现行定额,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使用经验和本标工程施工特点进行调整,同时留有一定富余。

4投标技术文件所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3.2.1.2编制原则

1)完全响应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总工期和控制性工期要求,并满足招标文件整体施工计划要求。

2)工程开工后,球墨铸铁管安装施工是本工程的关键线路,施工计划紧紧围绕球墨铸铁管道安装施工为关键线路组织施工。采取先进、成熟的技术、工艺、设备,使本工程整体协调推进,尽量缩短工期。

3)在进度安排时,兼顾各个工作面,尽量做到既互不干扰,又均衡施工,同时还要考虑质量、安全、气象和水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地考虑进度安排,使施工进度安排得科学、合理。

4)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科学、合理计算关键线路,充分、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关键线路。

5)依据本公司的施工经验以及同类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配置足够的劳动力、机械、材料等资源,保证进度计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3.2.2施工关键线路

根据总体工期及分项工程安排,通过对施工进度分析,本项目为线性工程,工程整体围绕埋管施工展开。将主体工程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施工区,各施工区在具备施工条件后,依次展开,最终形成平行作业施工。主要关键线路如下:

人员进场、开工→场内临时道路施工→土石方开挖→管道安装→阀门井等构筑物浇筑、管道镇墩及支墩浇筑→土方回填→机电设备安装→水压试验→工程竣工验收。

3.2.3施工进度安排

3.2.3.1施工准备期

1)测量控制网布设

主要工作内容:首级控制网复测、控制网选点、平面控制网实测、水准控制点测量、平差计算、资料整理上报监理部。

2)施工准备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准备、项目部及生活设施建设、生产营地建设等

3.2.4保障措施

3.2.4.1组织保障

1)发挥专业优势,保障施工生产

发挥我公司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型管道安装施工方面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施工中选配性能精良、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建立完善的保养维修体系,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各种物资、设备按时足额到位;搞好生产和生活环境建设,全方位保障施工生产。

2)加强网络计划管理

应用系统工程原理,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工程重点、难点和控制工期的工序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抓住关键线路。对施工重点优先安排,增加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多开工作面。同时,使施工计划做到日计划保旬计划、旬计划保月计划、月计划保年计划。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层次,控制作业循环时间。

3)科学组织、加强协调

随着施工情况变化,及时分析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合理调剂人力、物力、财力和机械配置,使施工进度紧跟计划。加强调度统计工作,减少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时间,充分利用各个工作面,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协调好各个业务部室的工作,加强协作配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理顺上下关系,对施工现场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4)抓好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入

管理利用好工程资金,保证各项施工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确保资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5)搞好对外关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施工对外涉及面广,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在施工中切实理顺与业主、监理人、管道供应商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优化人员配置,发挥人才优势

在人员配置上将抽调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组成项目部,构成技术密集型施工队伍,保证从施工管理到施工过程中都顺利的进行。

7)强化设备物资,发挥应有功效

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性能,保证施工进度。对进场的所有机械设备都建立健全档案,做好机械设备的统计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使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并按照施工计划要求,及时做好各种物资的保障供应工作。

3.2.4.2技术保障

优化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案,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是确保工期实现的前提。为此,我们将加强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方面的科学性、先进性,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配套合理性,运用网络技术和系统工程等新技术原理,综合分析本项目工程的技术特点、难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多方案综合比选,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使工程施工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计划可靠、资源配置合理,确保直线工期,实现快速施工。

以上显示是部分内容详情请点击下面文件下载

1234322.pdf


本平台广告位,小程序开发,网站维护,运营托管等互联网服务欢迎咨询海能科技,服务热线:180-2356-0819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ysz.org/list_30/14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235608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