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金融财经

农业银行大手笔收编吉林192家机构 国有行推进“村改支”入局农信系统改革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徐佳

  在省级农商行重组与国有大行基层整合并行的双重路径下,我国农信系统改革已进入新阶段。

  仅在近一个月内,农业银行(7.7300.111.44%)就获批收编共192家原属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这标志着国有大行在参与地方金融资源整合、提升机构稳健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以来,农业银行、工商银行(7.610-0.01-0.13%)交通银行(6.9800.000.00%)等国有大行以“村改支”、股权全控、机构收编等方式,参与地方农信系统改革。从参股辅导到深度整合,国有大行构建起农信改革新范式。

  与此同时,省级层面的农信改革同样加速推进。自2022年新一轮省联社深化改革启动以来,全国已有浙江、辽宁、河南、山西等十余省份落地农信改革方案。

  在农业银行大规模整合吉林农信机构之前,2025年8月末,吉林农商银行及13家分支机构也已获批开业,为该省农信系统实现统一法人奠定基础。

  一个月内密集收编192家分支机构

  10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延边监管分局作出批复,同意延边农商行、吉林龙井农商行、吉林敦化农商行等三家农商行旗下102家机构(含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变更名称,新名称为“农业银行XX支行”或“农业银行XX分理处”。

  事实上,近期已有多家地方农商行分支机构更名为农业银行支行或分理处。

  其中,9月26日,白山金融监管分局作出批复,白山江源农商行旗下12家支行变更名称为农业银行支行。

  同日,松原金融监管分局核准延边农商行三家支行,乾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属分社、信用社、储蓄所等19家营业机构变更为农业银行支行或分理处。通化金融监管分局核准安惠鑫村镇银行清河支行、通化二道江瑞丰村镇银行滨江支行分别更名为农业银行集安清河大街支行、通化滨江西路支行。

  9月29日,吉林金融监管局作出批复,同意长春发展农商行旗下57家支行将名称更名为农业银行支行。

  这意味着,仅一个月内,农业银行已获批收编共192家原属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村镇银行的分支机构。

  上述一系列更名举措,标志着地方农信系统改革化险工作正稳步推进,也成为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提升机构稳健性的重要一步。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新一轮省联社深化改革启动,全国多地积极推进省级农商体系重构,陆续组建成立省级农商银行或农商联合银行。目前,已有浙江、辽宁、河南、山西、四川、广西、海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吉林等地农信改革方案落地。

  仅在2025年上半年,就有河南农商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内蒙古农商银行相继挂牌开业或获批开业。

  就在农业银行本次参与整合吉林多个农商行分支机构前不久,2025年8月末,吉林农商银行及13家分支机构获批开业。

  据了解,吉林农商银行由长春农商银行和四平城区联社、宁江区联社等13家法人机构新设合并组建而成,再逐步吸收合并其他农商银行及发起设立的省内村镇银行,最终实现全省统一法人。

  “村改支”成国有行参与改革主要路径

  在本轮农信系统改革中,国有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改支”则是国有大行参与本轮地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主要方式。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作出的批复,2025年6月2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江津监管分局同意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中央大街支行,承接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2025年8月,四川金融监管局同意交通银行受让8家企业法人持有的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2.71%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100%,实现对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全控。

  2025年9月,厦门金融监管局同意农业银行收购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并设立农业银行厦门大同支行,承接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10月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金华监管分局同意农业银行收购浙江永康农银村镇银行并设立农业银行永康金山支行、永康胡库支行、永康后城街支行,承接浙江永康农银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共有境内分支机构2.29万个,其中包括410个二级分行、3313 个一级支行、1.92万个基层营业机构,并控股包括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安塞农银村镇银行、绩溪农银村镇银行、浙江永康农银村镇银行和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等在内的六家村镇银行。

  工商银行则控股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等两家村镇银行,交通银行旗下拥有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浙江安吉交银村镇银行、新疆石河子交银村镇银行、青岛崂山交银村镇银行等四家村镇银行。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案例更加印证了国有大行“以强并弱、以大带小”已成为本轮风险化解与体系重构的核心逻辑。

  有分析认为,国有大行正从传统的参股辅导转向更深层次的股权控制、机构接管和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参与路径。一方面,通过直接收编网点快速扩充服务网络,稳定区域金融秩序;另一方面,通过全资控股、机构改制等方式,实现对薄弱机构的彻底改造,从根源上化解治理缺陷与风险隐患。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300家中小银行被解散、合并或注销。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为1440家,较2024年末净减少98家。


本平台广告位,小程序开发,网站维护,运营托管等互联网服务欢迎咨询海能科技,服务热线:180-2356-0819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ysz.org/caijing/13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235608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